不同滤镜都有着不同的作用。我们今天来讨论下这个问题: 一块高品质的风光滤镜应该是怎样的? 就像镜头有牛头和狗头,一片滤镜也有质量

不同滤镜都有着不同的作用。我们今天来讨论下这个问题:

一块高品质的风光滤镜应该是怎样的?

就像镜头有牛头和狗头,一片滤镜也有质量好和不好。简单来说,这片东西放在镜头前除了要达到需要的曝光效果,还要对画质的影响越小越好。这就是好滤镜的标准。那么不好的滤镜会对照片产生什么负面影响呢?

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影响:

♢ 让 照 片 偏 色

♢ 漏 光 产 生 眩 光

♢ 让 照 片 清 晰 度 下 降

而且这些负面影响与曝光时间成正比,时间越长对照片的影响就会越大!

如果展开工艺来说,又能写篇文章。那到底什么样的滤镜可以基本避免以上的负面效果呢?个人认为,NiSi耐司滤镜就表现的很不错。

因为它基本满足了一块合格滤镜所要达到的指标!

首先滤镜的材质是玻璃的,相比树脂滤镜偏色会大大改善。

其次配合了原厂出产的支架,贴合更优,遮光效果更好,相比不那么容易漏光。

另外,耐司滤镜采用了单片玻璃多次镀膜的工艺,基本不会影响成像的清晰度。

那到底耐司滤镜在拍摄风光的时候效果如何呢?下面请看!

这张照片使用了一片ND3.0(10档)和一片反向GND0.9。

ND镜作用是为了在大白天完成30秒的曝光

反向GND为了平衡阳光的光比

从实拍感受上来说,耐司滤镜在抑制漏光和保证照片清晰度方面确实做得不错。但是高倍的减光镜让照片整体有些偏蓝。不过好在不会像某些树脂滤镜一样偏色无法补救,稍微调整一下,就可以还原本来的色彩。

所谓漏光的问题是哪里来的呢?

主要是因为滤镜片和支架之间存在缝隙,随着曝光时间延长,从缝隙中透过的光线就会留在照片上,举个例子:

你看见这圈红红的线了吗?

好在耐司支架以及滤镜片上的海绵垫密封性很好,在几次实拍时都没有产生漏光现象。

为了更直观展示清晰度的影响,我换了个长焦镜头再拍两张。没加滤镜前是这样的:

加了滤镜后:

毕竟多加了两块玻璃,在清晰度的衰减上我认为是可以接受的。只是不知道单片多层镀膜的工艺耐用性怎么样。

不过,作为国产滤镜能有这样的品质,我认为NiSi耐司滤镜还是非常值得各位风光摄影者入手的。

摄影入门第一步,就是学会使用你手中的相机。全自动?程序自动?光圈优先?快门优先?全手动?如果你还没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妨看看下面这些介绍吧。

要素一:光圈大小

光圈的大小是相机镜头中控制光线的参数。说得直白一些,光圈的大小将决定光线穿过镜头的强弱。

单位通光量越多;f值越大,光圈越小,单位通光量越小。例如:光圈f/1.8要比f/5.6的口径更大,单位时间内通光量更多!

同时,光圈也是影响景深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保持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光圈越大,景深越浅(虚化效果越明显);光圈越小,景深越深(清晰范围越宽广)。

要素二:快门速度

快门的速度也是拍摄照片时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参数。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们也可以把快门说成是让相机保持当前设定光圈大小的控制时间。

1/250s的快门要比1/30s秒更快,也就意味着通光的时间更少,所以获取的光线也更少。

要素三:ISO

ISO的设置调整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是光线不足的困扰,第二是快门速度过慢的问题,在这种状况下,如果有三脚架或者可以保证数码相机固定拍摄的话,可以通过增大光圈快门或者慢速快门来进行拍摄。

但是在缺乏三脚架支持或者手持数码相机无法保证稳定拍摄的情况下,就只得选择较高的ISO来解决这个问题。

四:P档及自动挡:适合纯新手或不想设置相机的懒同学

全自动档也就是傻瓜模式,全靠相机环境的测定制定出一套保证曝光足够的模式,他会自动选择白平衡、光圈、快门、ISO、闪光灯等一切手段促使拍摄成功,不会考虑拍摄意图。

五:关于白平衡

白平衡控制就是通过图像调整,使在各种光线条件下拍摄出的照片色彩和人眼所看到的景物色彩完全相同。简单地说,白平衡就是无论环境光线如何,仍然把“白”定义为“白”的一种功能,这样可以保证色彩还原的准确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