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体操未来走向何方? 如今,冯喆的身份在四川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在他看来,“这九块奥运金牌是四川体操、乃至四川体育超走向盛世

四川体操未来走向何方?

如今,冯喆的身份在四川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在他看来,“这九块奥运金牌是四川体操、乃至四川体育超走向盛世的一个标志。金牌虽然是我们体操项目创造的,但更是四川所有的体育工作者,日日夜夜1460天干出来的。”

四川体操真正开始崛起是从2004年到2009年这五年时间,“振兴了四川体操项目,有了世锦赛冠军、有了奥运冠军、有了全运会冠军,让四川体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拿到9枚奥运金牌后,冯喆作为如今四川体操的掌舵者,他提出了新的口号——“让体操富起来,这个‘富’是打的引号的富,不是创造好多钱,我们的富就是人口‘富’。我们要想把练体操的人口基数做上去。”四川体操中心在扩大体操人口方面,也做了实实在在的努力,“摸排看来,我们‘无器械’‘无教练’‘无场地’的地市州还是很多,我们是想各种办法降低体操的难度,扩大启蒙运动员的年龄,从‘宽度’以及拓宽面,来为四川体操做贡献。”

向‘大体操’转型。讲求力量、速度、柔韧、协调的体操项目一直被誉为“运动之母”,体操能激发运动员多方面的潜力。“练好体操首先得有个好的身体,有灵活性,有力量、有协调,转其他项目也很好。所以我们现在的口号是,发展好体操基数,为三大球输送人才。”冯喆说,如今体操选材的标准和之前也不一样了:“不见得像以前选材那样,选那些长不高的,现在选的人才,只要你适合搞体育的,我们都选。选了过后,练好灵活性过后换到其他项目去,足球篮球排球,现在我们跨项输送了攀岩、射击、小轮车、武术、跳水等等很多项目的很多运动员。”

另一个改变是,如今体操也有了“大体操”的概念——涵盖了20多个项目,包括排舞、广场舞、霹雳舞,啦啦操等。这些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参与年龄辐射更广的项目,丰富了体操的内容,“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找到体育的魅力,能在运动当中发现向上向善向美,这就是体操现在的发展思路。”